“我是1944年入的黨,組織安排我做交通員,負責村黨支部到區(qū)委支局的情報和書信傳遞工作?!闭f起抗戰(zhàn)時期做紅色交通員的經歷,原天津市郵政局發(fā)行處辦公室副主任、97歲高齡的許洪田記憶猶新。對他而言,一切仿佛就發(fā)生在昨天。
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在日本侵略者的大規(guī)模掃蕩和嚴密封鎖下,黨的通信工作面臨著難以想象的困難。天津作為當時河北省的重要城市,黨秘密建立起為人民革命戰(zhàn)爭服務的紅色郵政,培養(yǎng)了一大批通信骨干。許洪田沒有告訴父母,偷偷參加了郵政訓練班。他在檔案中寫道:“上學期間都是游擊環(huán)境……有時跑到野外坯坑內或者樹林內去上學,有時被日本兵追散,吃飯睡覺都不消停,然而更增加了我對敵人的仇恨。這也是我入黨參加革命工作的原因。”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、在黨最艱難的時期,16歲的許洪田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抗戰(zhàn)時期的郵政通信,是維系破碎山河的血脈網絡。由于敵人控制了主要交通線,黨的交通站不得不從城內轉移到鄉(xiāng)村。許洪田被派到河北省灤平縣做通信員。灤平縣是游擊區(qū),生存環(huán)境殘酷,黨的通信員們不得不裝扮成走親戚的村民或做買賣的小商販,將黨的情報、報紙等藏在包袱或盛菜的竹筐夾層中,躲過一次次日偽軍的盤查,用生命為黨傳遞情報。
“那時候,不管白天晚上,任務來了,我一刻不能耽誤,馬上出發(fā)?!弊鳛榧t色交通員,許洪田冒著生命危險,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通信任務。其中的一次,許洪田至今難以忘記,那是他離死亡最近的一次——傳遞情報時,突然遭遇日軍飛機的轟炸。當時,他扮成一個農戶,揣著的包袱里是幾件帶補丁的衣服,而黨的重要情報就縫在衣服的內襯中。許洪田一邊拼命奔跑,一邊死死護著那個裝著情報的包裹。就在他躲進一間民房旁的窩棚時,一枚炮彈突然飛了過來,炸飛的民房碎片瞬間鋪天蓋地朝許洪田砸去。他被氣流震出十幾米遠后,重重地摔在了地上。這次險情雖然沒有傷及他的生命,卻讓他的聽力嚴重受損,之后再也沒能恢復。對此,他從未抱怨過,而是更加忘我地工作,用有限的生命為黨和國家的郵政事業(yè)多作貢獻。
光陰荏苒,如今的中國郵政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已擁有遍布城鄉(xiāng)的服務網點、通達全球的寄遞網絡。許洪田說,這讓他情不自禁地想起用生命傳遞書信的歲月。從當年的人挑馬馱到現(xiàn)在的無人機投遞,從幾個月送達一封信,到包裹快遞沒幾天就能暢達全球,新時代的郵政實現(xiàn)了跨越式的發(fā)展,但“人民郵政為人民”的初心從未改變。
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。作為那段血與火交織的崢嶸歲月的親歷者,許洪田深知,今天的和平與發(fā)展來之不易,是眾多先烈用生命換來的。他希望年輕一代郵政人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發(fā)展成績,堅定不移聽黨話、跟黨走,傳承好郵政紅色基因,以實際行動來詮釋“忠貞不渝、使命必達”的責任擔當,為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不懈奮斗。